
近日,在2025年第十九届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期间,清华海峡研究院医工创新平台第四期“大家对话——数智赋能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平行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清华海峡研究院、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智慧服务分会以及北京新医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参与支持,吸引近180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产学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
论坛活动现场
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了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建设中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数据互联互通实践及智能化服务模式创新。与会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基层医疗资源整合、远程诊疗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经验,为优化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前瞻性思路,更为协同推进医疗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做出卓越贡献。
政产学研共话数智医疗,转型实践与协同创新硕果累累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处长左奇、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人才中心主任陈益洲主持平行论坛活动。
主持人左奇处长(左)、陈益洲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健在致辞中表示,当下数智技术正重塑医疗健康服务格局,成为破解资源不均、提升同质化水平的核心引擎。在健康中国建设关键期,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的数智化转型已成“必答题”。在县域层面,数智技术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优质资源下沉,远程诊疗和AI辅助诊断让基层服务更精准,大数据分析助力健康管理,正推动医共体从“物理联合”迈向“能力融合”;在城市层面,数智赋能打通医联体“信息动脉”,助力智能转诊和资源优化,构建高效分级诊疗体系,提升服务效能。他希望此次论坛能激荡智慧火花,凝聚行动共识,共绘数智赋能医共体与医联体建设的壮丽图景,为健康中国筑牢坚实根基。
刘健副主任致辞
随后,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勤带来题为《可信智能辅助全科临床诊断》的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将更多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引入县域,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医疗智能必须是可信智能,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技术构建的智能诊断系统,正是以 “可审核、可追溯、可监督、可信赖”这一总书记对人工智能提出的要求为生命线,AI医疗从原理上具有可解释性、可溯源纠错,无幻觉和泛化问题,系统已覆盖基层常见的1700多种疾病,还可动态推荐检查项,可大幅度提升基层智慧医疗服务范围,减少误诊率,缓解基层人才不足问题。可信智能赋能基层不仅追求算法的精准度,更要坚守医疗的温度;既要突破技术的边界,更要扎根基层的土壤,推动医共体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发展,促进分级诊疗体制有效实施,为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张勤院士做主旨演讲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卫健局副局长张广阔带来了题为《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的演讲,重点介绍寿光市卫健局的探索方案。寿光市卫健局创新打造基于GIS的“智慧健康地图”,串联全域医疗资源,覆盖全域医疗卫生单位和百万居民,实现“预防-筛查-干预-治疗-康复”全链条健康管理。通过五重提升(预防筛查、健康数字场景、家庭医生、居家康复、疾病管治),解决基层医疗卫生难点、堵点和痛点。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群众县域就诊率超92.3%、基层诊疗量占比达77.4%,看病就医满意度达98.21%,有效破解了资源失衡、档案闲置、医防脱节等问题。
张广阔副局长做主旨报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建国作《健康中国视域下的智慧医联体建设实践与思考》的分享,何建国副院长认为,智慧医联体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重医附一院全力打造以健康为核心的“三横三纵”智慧医联体建设模式,目前已实现医联体之间基于无人机的检验标本运输、区域双向转诊平台、号源池共享、医检互认、智能预问诊、AI病历辅助生成等智慧应用,推动医联体医院管理、技术、能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上转少、下转多”的双向转诊“新态势”。未来,重医附一院将充分借力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构建起资源、能力、服务、场景全域流动的智慧医联体新生态。
何建国副院长做主旨报告
宁波市海曙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胡剑以《基于平凯数据库基层一体化医疗云平台实践》为主题,分享实践经验,海曙区致力于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平凯数据库支撑其“基层一体化医疗云平台”建设,将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系统与数据统一汇聚上云管理,有效解决了原先系统分散、数据孤岛的问题,开启了一场从碎片化管理到协同化治理的深刻变革,为区域医共体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胡剑副局长做主旨报告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利恒以《数智融合 赋能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为题进行报告,郏县医共体信息化在国家、省卫健委以及部分高校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建设。构建了“1+6+10”智慧医疗体系,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核心基座,打造区域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建立胸痛、创伤等十大业务协同中心。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发郏县医共体监管与评价应用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家医服务、医保管理的动态监管评价;同时,张主任还从慢病管理平台深化医防融合、智慧教培引领主动健康、应用升级优化就医体验等方面展示郏县通过建设医共体信息化助力分级诊疗的落实、发展。
张利恒书记做主旨报告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段智文以《三甲引领·数智共享——多院联动智慧服务创新实践分享》为主题展开分享,介绍了该院作为国家首批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最大公立医院,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为抓手,积极推进多院区与基层医疗合作,并探索“三师共管”慢病分级诊疗模式,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了区域医疗云、区域影像调阅、门诊统一预约平台以及医院心电联盟等数据信息共享交换等应用场景。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持续深化数智赋能,为多院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提供样板。
段智文总会计师做主旨报告
数智赋能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的事业推进,离不开行业领军企业与各基层单位的协同助力。本次论坛还邀请多位企业代表分享创新解决方案,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健康事业部解决方案中心主任孙凯,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镭,医联集团 MedGPT 医院商业化负责人分别就《数智驱动紧密型医联体高质量发展》《AI 大数据模型在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中的应用及发展》《MedGPT 赋能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患者的管理》等话题作了介绍。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技术赋能下的基层医疗效率提升路径,更凸显了政企协同在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县域与城市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大家对话”直击热点,数智赋能医疗新生态未来可期
论坛活动现场
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医疗发展格局。在清华海峡研究院医工创新平台秘书长王苏亮的主持下,专家们围绕主题“从三甲到基层:数字化如何重塑医联体和医共体的未来”带来精彩分享。
主持人王苏亮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处长左奇针对“数智化在基层卫生中的发展前景”问题,首先从政策层面展开分析。他指出,数智在医疗领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数智化共享是改变医疗服务的底层逻辑,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以及“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的社会推广提供了无限可能。
左奇处长发言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段智文针对“在数字经济时代,医院如何通过有效的数据治理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或数字产品?”问题,结合该院在数智化领域的探索成果带来分享,他表示,自2018年国家提出数字经济、数字战略以来,各家医院都高度重视数据工作。数据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通过治理、标准化让数据成为产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项迫切的工作,厦大医也一直在该领域探索前行。他希望未来医疗领域能够形成一个可行性模板,并通过确权等步骤实现数据产品化,让数据资产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段智文总会计师发言
在此前的论坛活动中,寿光市通过智慧中枢统资源、智慧协同强基层、智慧管理提效能,呈现了县域医共体数智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在和王苏亮秘书长的对话中,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卫健局副局长张广阔结合“智慧健康地图”进一步分享了创新案例。他表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的经验就是在和基层医生、群众就医能力、就医需求的整合中收获良多。“智慧健康地图”整合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各个单元和资源,让群众可以第一时间精准掌握基层医疗配备,不再依赖自我认知,告别“乱就医”,为推进高效的医患沟通构建了数字化平台。
张广阔副局长发言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对于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清华海峡研究院智能康复专家参与的骨科康复设备项目,就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为县域医共体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对话中,高晓从骨科康复、数据应用等层面,介绍了相关成果在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的应用。他表示,相关工作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引擎的开发来驱动不同的装备,把骨科治疗中大量可重复性的检测、诊断、治疗工作进行替代,进而达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目的。近几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群众就医成本大幅度下降。未来,只有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相关装备解决医疗领域的问题,才能最终完成临床上最后一公里的工作。
高晓老师发言
活动的尾声,与会嘉宾们对数字化如何重塑医联体和医共体的未来给予了展望和期待。左奇处长认为人工智能有无限的可能,饱含无数的内涵,他对医疗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段智文总会计师希望厦大医能在AI应用中成为区域应用和协作的样板和示范田;张广阔主任看好数字医疗是一片蓝海,数字医疗健康产业有大量的发展机会;高晓老师表示会在这条路上扎实往前走,通过研究成果带来确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既为学校添光,又为社会添力。
从技术模型到临床应用,从工具创新到生态构建,数智赋能医疗带来了无限可能。这些探索不仅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效率提升,更让患者享受到更精准、便捷的服务。本次论坛从政策指引到实践探索,从学术研讨到企业创新,全方位展现了数智赋能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的路径与成果。这场汇聚政产学研智慧的医疗数智化盛会,不仅为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联体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更擘画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未来路径。以数据为纽带、以智能为引擎,方能打破医疗资源壁垒,实现优质服务普惠共享。唯有持续推动跨域协同与创新融合,才能让分级诊疗体系真正惠及亿万民众。这场论坛播下的智慧火种,也必将点燃中国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让数智之光点亮更多基层医疗场景,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