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磊博士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蓬勃发展,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人民币;但全球7000类、200万种医疗器械,大到核磁共振小到针头针管,源自我国的创新产品很少,产品缺乏突破性,产品技术迭代时间持续落后于国外,中国市场迫切需要有原始创新的医疗器械。现在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机。从市场角度看,临床上仍有无数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上,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医疗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人才方面,中国医生使用过了世界上最好的设备、具有最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政策端各地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积极支持医工产业发展;部分省市对教学科研型医院的考核指标中有20%是创新转化,医生创新转化发明专利占其晋升条件的比重显著提升。
赵磊博士分析,目前的问题是各大医院对创新转化的支持参差不齐,部分医院会在科研处下设立技术转化中心,可是相关工作人员对如何做转化不清楚、不熟悉。医生成功申请专利推动个人职务晋升,但专利搁置并未得到有效转化,造成资源浪费。
赵磊博士建议,一方面应合理设立技术转化中心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引进专业背景人才,将不同类型的转化项目分类(例如:部分项目适合找投资人、组建团队做成熟产品;部分项目只需要在完成申请发明专利、概念验证后授权给企业;另有部分项目可由代理商接手等多种方式);另一方面,医院可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对产品定义、产品开发、临床注册、市场营销及售后进行全流程的科学评估,评估后通过专业机构的力量在各环节对应资金、技术等资源来落地,帮助医院实现批量转化。
作为来自本次服贸会主宾国英国的全球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始终坚持科学至上、创新驱动,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实现“开拓创新,造福病患,成为中国值得信赖的医疗合作伙伴”为宏伟愿景,在加深本土合作、赋能中国医疗创新出海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推进多项合作成果落地。本次阿斯利康与海峡院CTC中心达成战略签约,将通过助建“医生创新之家”平台,围绕前沿技术创新,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合作,赋能医生及创新项目,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产业化过程中的全方位支撑。
签约仪式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阿斯利康见证并受益于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飞跃发展。中国不断释放开放信号,更加坚定了阿斯利康在中国发展的信心。一直以来,阿斯利康拥抱中国创新,并致力于向世界推广‘复制’中国经验,让中国创新惠及全球患者。本次签约,阿斯利康将面向未来,在共享中国机遇的同时,以自身的全球优势助力本土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与CTC中心等高水平团队合作多维赋能中国创新并助其走向世界。”
海峡院CTC中心定位临床需求及国际创新医疗技术的专业化落地平台,专注于为一线临床医生及海外创新项目提供临床技术创新落地产业化过程中的全方位支撑。创新中心采取医生提需求或创意、其拥有的完整商业化团队及其合作伙伴负责从市场分析、产品定义、技术开发、知识产权布局、产品注册认证到产品和渠道搭建对接等商业化落地,在项目起步阶段即实施全面接手,帮助解决团队管理、资金投入风险评估等问题,快速有效地将概念产品化。目前已形成顺畅的从临床发现到发明再到产业化的全流程管理,实现了从概念到商业(from Concept to Commercial )的承接落地。
